首页

现实调教

时间:2025-05-24 05:29:24 作者:数读经济“新信号”:“破圈”消费场景点燃内需新引擎 浏览量:61855

  在福建省晋江市东石镇萧下村,十番音乐已流传两百多年,是晋江极受欢迎的传统民俗表演之一。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闽南十番音乐传承人萧振作和蔡燕瑜等几位徒弟带着三十余位徒孙在“福建百姓大舞台”共奏《十番雅韵庆华诞》,现场气氛火热。

  “闽南十番”是泉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其演奏曲目脱胎于南音,又多了几分民间音乐的欢快、活泼。其演奏主要由十种乐器构成,分别为琵琶、三弦、二弦、高胡、二胡、笛、筚篥、笙、轧筝和板胡,此外还有辽鼓、拍板、四块等多种搭配乐器。

  谈及萧下十番的源头传说,萧振作介绍道,清朝时萧下村的萧本鍖等人曾到全国各地当兵,接触到了各地的特色乐器。由于思乡,他们尝试把各地乐器融合家乡的“南音”进行演奏,并将所学乐器带回家乡传授,便有了民间社团“潇湘莞尔轩”。

  民间音乐传承不易,萧下十番也曾在三四十年前濒临失传。当时,萧下村年轻人们忙于生计,都不愿意学习十番音乐。祖籍萧下的新加坡华侨萧聪明是深爱闽南文化之人,得知这一消息后,他回乡置办乐器,重建“潇湘莞尔轩”,并提供了一笔经费用于十番音乐传承。

  出身“十番世家”的萧振作十几岁就跟随大人在“潇湘莞尔轩”担任老师,教同龄人十番音乐基础,最多的时候有近60个孩子来学习,后来他们中不少人成了“潇湘莞尔轩”的中流砥柱。时过境迁,许多“潇湘莞尔轩”成员各奔前程,往往要到逢年过节才能返回乡里共奏,萧振作也忧愁起了十番音乐的传承问题。

  2009年,在当地热心人士和学校的支持下,萧振作将十番音乐带进校园,成了东石镇金山中心小学的音乐必修课。十五年来,萧振作和蔡燕瑜殚精竭虑地教授了一届又一届学生,带他们从认识到学会十番音乐,再到组成乐队前往福建泉州、莆田等地演出,收获赞誉无数,也带动了当地其他非遗项目走进校园传承。萧振作指出,十番音乐的传承面临着诸多困扰,其中最大的问题是师资缺失。

  萧振作表示,这些年来他和徒弟教会了上千名学生十番音乐基础,这些学生中哪怕有百分之一对十番音乐感兴趣,有进一步的传承意愿,在未来就会有数十位“传承人”,甚至有希望将十番音乐的艺术水准再提升一个层次。目前他筹建的闽南十番传习所即将建成,相信自己脚踏实地数十年苦心传承会有所回报,闽南十番音乐能在时代浪潮中找到新定位、新方向,生生不息。

  柯宁 吴冠标 福建泉州报道

责任编辑:【李季】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第二届北京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大会举办

琼结7月28日电 (曲杰)“我常听老师讲,中国56个民族是一家。我希望自己从小好好学习,长大后成为一名对祖国有用的人。”西藏山南市琼结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馆(以下简称:主题教育馆)日前正式开馆,山南市第二小学三年级一班的学生旦增巩孜和妈妈一起认真参观完馆内所有展区。

大庆油田一季度油气产量双双超过生产计划

马面裙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中国传统的平面裁剪法,面料的充分利用,以及化繁为简的制作工艺,都展现了我国古代“节物”“惜用”“慎术”的造物智慧;宽博、对称、中正、平直的结构,体现了古人立身处世的追求;而马面与褶裥的组合,彰显的是“动静结合、张弛有度”的东方美。

各地多措并举进一步夯实产能基础 为田野“丰”景插上“智慧的翅膀”

甘肃省水利厅厅长牛军介绍,为加强对水土保持的动态管理,甘肃运用遥感影像和无人机遥测、移动采集系统和现场调查等技术手段,推广淤地坝远程监控系统覆盖大中型坝,探索开展“水土保持+大数据”试点工作,有效推动违法违规行为高效判定和查处。2019年以来,甘肃采用高分遥感监测与无人机高频次监管相结合的方法,对全省范围内2.6万余个扰动图斑进行了现场复核,通过遥感监管手段,实现对水土保持违法违规问题的精准判别,有效破解人为水土流失监管工作量大的难题。

中国海警舰艇编队5月8日在我钓鱼岛领海巡航

清华大学党委书记 邱勇:强教必先强师。广大教师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坚守初心使命,秉持躬耕态度,勤学笃行、求是创新,努力成为文明赓续的传道者、民族复兴的筑梦人、学生成长的领航员、学术创新的主力军。要笃学以厚。水积不厚,不负大舟;风积不厚,不负大翼。教师要具有坚实的知识储备,为给学生一碗水,让自身积聚一潭水。要博学以宽。“夫学者贵能博闻也。”教师要有广博的知识和宽广的胸怀,能够在学习、处世、生活各个方面给学生以帮助和指导,引导学生成长为大写的“人”。要勤学以新。教师要始终处于学习状态,不断自我充电、与时俱进,以汩汩流淌的源头活水浸润学生心田,以人文日新的精神追求止于至善的境界。

拉日铁路候车室:赏藏族歌舞 点亮高原之旅

当天1时24分,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2时15分,神舟十八号航天员叶光富、李聪、李广苏全部安全顺利出舱,健康状态良好。至此,“80后”乘组太空之旅圆满结束。叶光富重返“天宫”的圆梦征程完美收官,刷新中国航天员在轨驻留时间纪录,成为中国首位累计飞行时长超过一年的航天员。李聪、李广苏的首飞之旅圆满完成。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